最近幾年,加大了對城市電網的改造力度,因為交聯聚乙烯電纜在輸配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因此得到了廣泛應用。根據對輸配電系統的統計,現實中己經有較多的高壓電纜投入使用,包括110kV以上電壓等級,而較低電壓的輸配電線路比高電壓應用的更多,國內研究的電壓等級己經高達500kV。
通常電纜的運行壽命是有限的,差不多運行二三十年電氣強度就會變差,而且由于電纜敷設在特殊的地下環境中,經常處在潮濕的環境下會縮短電纜的運行壽命。因為長時間和水汽、土壤接觸在一起,處在惡劣的環境中,而這些都會腐蝕電纜絕緣結構,在生產的過程中難免也會由于人為疏忽,在絕緣材料中留有雜質或小氣隙。不同于在地面上的電纜線路,由于所處位置的特殊性,增加了檢修難度,為了維修,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有時如果故障較嚴重,還需停電再進行維修。
通過查找資料:主要針對國內主要城市中運行電纜等級達到10kV以上的電纜在運行中出現的故障以及故障原因進行調查統計和分析,結果表明10-220kV電纜的平均運行故障率在逐漸下降,這也是由于電纜的生產工藝提高,對電纜故障的維護更加及時有效,但是總的來說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
造成電纜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大概有72%的電纜線路負荷過重但是又得不到及時的維護;
(2)城市改造或有其它大型工程時,有時會對地下電纜造成外力破壞;
(3)電纜安裝后保護措施不夠完善,檢測技術較落后。
因為電纜是被埋在地下的,很顯然地下環境相對于地上要惡劣很多,由于地下的空氣相對比較潮濕,另外電纜與土壤層距離較近,所以土壤中存在的酸、堿等有機物會對電纜的絕緣材料造成較大的損壞。電纜一旦被投入使用,有多種原因都會造成絕緣老化,而電纜絕緣破壞是導致高壓電纜事故的主要原因。對于電力設備絕緣系統,由于材料逐漸老化,絕緣特性會被改變,而且這種變化是不可逆的,經過對電纜絕緣老化現象的研究和分析,通常認為局部放電、電樹枝和水樹枝等是造成電纜絕緣破壞的最主要因素,發生的頻率較高。
經過研究,溝槽電纜的絕緣性能與局部放電情況息息相關,局部放電的存在表明電纜的絕緣有可能受到破壞,這會危害電纜的正常運行,如果能夠在線準確檢測電纜局部放電大小,可以在故障發生前及時維護。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電纜局部放電檢測研究人員,還有國際上相關的一些權威機構,他們都認為局部放電實驗研究是找到電纜局部放電最佳檢測方法的有效途徑。電纜的絕緣部分發生局部放電現象后,絕緣材料的分子結構會發生改變,絕緣兩端存在電場的作用,由于電場力的存在,那些被電離出的離子產生劇烈運動,當它們與氣隙壁發生強烈的碰撞后,可能會破壞電纜絕緣結構,發生裂解,另外,在放電區域,由于放電會產生很高的溫度,雖然短時間內并不會對絕緣材料造成大的破壞,但長期會導致絕緣材料部分發生裂解,在裂解的過程中也會向環境中釋放熱量,加劇裂解反應,破壞絕緣性能。
發生局部放電現象的過程中會有許多活性生成物產生,這些生成物會造成絕緣材料的破壞,損壞絕緣性能。在實際中電纜運行時,由于需要進行遠距離輸配電,所以一般需要高電壓輸送,電壓一旦過高,電纜的絕緣材料由于本身就可能存在一些小的缺陷,這樣一來就更容易產生局部放電現象,降低絕緣性能。
根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絕緣材料的樹枝狀老化與電纜性能降低有很大的關系,也會減少電纜的運行壽命,為了知道電纜絕緣樹枝狀老化情況就需要檢測電纜局部放電大小,在樹枝狀老化開始時,局部放電量約0.1pC;如果這種樹枝狀老化發展到后期,局部放電量就會大大增加。所以提前檢測電纜絕緣的局部放電情況能夠預防故障發生,保證電纜能夠安全運行。
經過以上的分析,為了減少電纜絕緣故障率,同時增加電纜局部放電的檢測效率,需要研究適用于現場檢測的在線電纜局部放電檢測方法。根據局部放電的常見現象,選取方便檢測的物理量,同時考慮具體檢測現場的要求,能夠實現在線檢測電纜局部放電,提前預防,這樣才能保障電纜安全運行。